煤的检测指标非常广泛,主要分为工业分析、元素分析、工艺性质、燃烧特性、环保指标等多个类别。以下是常见的煤质检测指标分类及说明:
1. 工业分析(基本指标)
水分(Moisture, M)
全水分(Mt):煤中所有水分(表面水+内在水)。
空气干燥基水分(Mad):实验室条件下煤样保留的水分。
灰分(Ash, A)
煤完全燃烧后的残余物(无机矿物质),影响发热量和燃烧效率。
挥发分(Volatile Matter, V)
煤在隔绝空气加热时释放的可燃气体,反映煤的变质程度(如褐煤挥发分高,无烟煤低)。
固定碳(Fixed Carbon, FC)
扣除水分、灰分、挥发分后的固体可 燃物,计算得出(FC = 100 - M - A - V)。
2. 元素分析(化学成分)
碳(C):主要可燃元素,决定发热量。
氢(H):影响燃烧火焰温度,但含量低。
氧(O)和氮(N):通常为不可燃成分。
硫(S)
全硫(St):包括有 机硫、无机硫(硫铁矿硫、硫酸盐硫)。
硫是环保关键指标,燃烧生成SO₂,导致酸雨。
3. 发热量
高位发热量(Qgr):实验室测得的总热量,包含水蒸气冷凝热。
低位发热量(Qnet):实际燃烧可用热量(扣除水蒸气热)。
单位:MJ/kg 或 kcal/kg。
4. 工艺性质
粘结指数(G值):评价烟煤粘结能力,用于炼焦配煤。
胶质层指数(Y值):反映煤在加热时的塑性,影响焦炭质量。
哈氏可磨性指数(HGI):衡量煤研磨难易程度(数值越大越易粉碎)。
灰熔融性(灰熔点)
DT(变形温度)、HT(半球温度)、FT(流动温度)
影响锅炉是否结渣(低灰熔点易结渣)。
5. 环保及有害元素
硫含量(St):如前所述,需严格控制。
汞(Hg)、砷(As)、铅(Pb)、氟(F)、氯(Cl)等:燃烧后产生有毒污染物。
放射性元素:如铀(U)、钍(Th)等(少数煤中含微量)。